笔趣阁 > 历史的烟花 > 第十一章 三十年战争(一)

第十一章 三十年战争(一)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欧洲历史上第一场大规模战争——三十年战争开始了,也是在这场战争中,开启了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的历程。

    战争总共分为四个阶段。波西米亚阶段,丹麦阶段,瑞典阶段,法国瑞典阶段。为什么这么划分呢?划分的依据便是在这一阶段中的国家作为新教主力与哈布斯堡帝国对抗。整个战争过程欧洲国家纷纷冒出头来,展现出自己的獠牙。

    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表面上是一场宗教战争,实际上是披着宗教外衣争夺权力的斗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维护天主教教义的名义下,欲要征服德意志各诸侯,扩大皇权。德意志各诸侯想要利用这场战争削弱皇权,扩大自己领地。对于欧洲其他国家呢,则想利用这场战争获得德意志领土。宗教只是一块遮羞布。到了最后,这块遮羞布也被生生扯了下来。

    现在我们先从第一个阶段,波西米亚阶段说起。布拉格人民把人扔也扔了,不能当什么事没发生过回家抱孩子吧。所以怎么办?反他娘的。波西米亚人选出了新的国王腓特烈五世,这位是新教联盟的首领。加尔文教的帕拉丁选帝侯。

    同年斐迪南二世继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下面的新教诸侯都叛乱了,而且开始战果还不错,波西米亚和帕拉丁的联军开始时所向披靡,杀进了奥地利境内,直逼维也纳。奥地利自古是天主教国家,奥地利的新教徒们一向也不满皇帝的一些政策,借此机会纷纷暴动。内忧外患,愁坏了这刚登上皇位屁股还没热的斐迪南二世。不过不要紧,咱们有后援。

    斐迪南看新教来势汹汹,于是对天主教联盟首领巴伐利亚公爵说:“哥们,这你要帮我把这新教联军击退,以后这选帝侯就从帕拉丁那转给你了。”反正谁当不是当,天主教联盟遂对帝国进行了有力的财政军队支援。

    另外,斐迪南皇帝一方面派出他的一个亲信作为全权代表去同叛军领袖谈判,一方面暗中派人去西班牙国王那搬讨救兵了。咱们先歇歇,等等我救兵。来,喝口水。

    这时叛军的领导权全部掌握在捷克贵族手里,贵族嘛,利益自然与要造反的的士兵,平民不一样。这些贵族们在紧要关头,不愿浪费自身实力却想从中获利的想法使其摇摆不定。一方面他们要迫使国王让步,从中得到实惠,一方面又害怕如果叛乱真的胜利了,损害自身的利益,所以这些新教贵族们一再主张谈判。斐迪南皇帝化险为夷。

    好了,水喝完了,天也黑了。你们睡觉吧,哥还有些事。什么事?一天深夜,当叛军的战士正在沉睡的时候,西班牙军队从背后突然袭击,斐迪南皇帝的军队也从正面发动了进攻,新教联军腹背受敌,被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伤亡惨重,一退再退,退回到了捷克。

    痛打落水狗,这机会可不能错过,1620年底,新教联军在布拉格附近的白山为天主教同盟军所败,捷克重归奥地利统治。

    与此同时,西班牙进攻帕拉丁。此时荷兰与西班牙曾经签署的《十二年停战协定》期限已到,这个前面介绍过,这里就不说了。既然期限到了,荷兰怎么能看着曾经的敌人,西班牙坐大?1621年重新开战,进入莱茵兰,但还是阻挡不住西班牙对帕拉丁的占领。

    而战败后,波西米亚人选出了新的国王腓特烈五世逃亡到荷兰,过起了流亡生活。

    波西米亚阶段至此结束。而战争却刚刚开始。欧洲国家各有各的打算。

    此时在北欧地区,丹麦和瑞典争夺波罗的海霸权是这一地区主要矛盾。它们或是为了夺取德意志领土,或是想干涉德意志事务而卷入德意志事务。波西米亚的失败使新教同盟瓦解,丹麦在攫取德意志的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州后,见北部空虚,又力图占领德意志北部各诸侯国。

    瑞典则想把波罗的海变成本国的“内湖”。荷兰极力削弱西班牙和奥地利,并使本国商船队在古老的汉萨同盟商路汉萨同盟是德意志北部城市之间形成的商业、政治联盟。同盟垄断波罗的海地区贸易,并在西起伦敦,东至诺夫哥罗德的沿海地区建立商站,实力雄厚。15世纪转衰,1669年解体。上获得控制权。英国既反对哈布斯堡王朝在德意志西北部和北海地区加强势力,同时也不希望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各国强大;它在欧洲和近东的利益,其中包括同土耳其曼帝国的关系,与法国的利益发生了冲突。法国不希望看到德国的统一,更不允许在自己身边出现一个强大的邻国。奥斯曼帝国虽然未参加三十年战争,但却指望利用这次战争来巩固自己在巴尔干半岛的地位。被看作是“基督教先锋”的奥地利如若战败,可使奥斯曼帝国摆脱其在巴尔干地区的主要敌人。俄国与波兰立陶宛王国进行战争,是为收复在波兰瑞典对俄国的武装干涉十七世纪期间被波兰立陶宛王国侵占的领土。

    1625年,法国黎塞留因与国内胡格诺派的战争尚未熄灭,不能抽身出兵,遂提议英国,荷兰,丹麦三国结成联盟。并与英国结成反对西班牙的同盟。丹麦紧邻德意志北部,妄图趁虚而入,英,荷在幕后支持。控制北德意志的丹麦开启了战争第二阶段。丹麦阶段。

    1625年信奉新教的丹麦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在英、法、荷三国的支持下与新教联盟共同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发动进攻,很快便占领德意志的西北部,与此同时,由曼斯菲尔德率领的英军则占领波希米亚西部。

    这次新教联军可说是节节获胜,但于1628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雇用声名显赫的波希米亚贵族华伦斯坦的雇佣军,华伦斯坦不负其所望,于该年4月击败曼斯菲尔德,其后再击败丹麦,并控制了萨克森。1626年,进军日德兰半岛。

    丹麦被迫于1629年5月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签定《吕贝克和约》,并保证不再插手德意志事务,德意志北部由帝国直接控制。战争第二阶段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势力伸延到波罗的海告终。

    帝队所到之处致力于恢复天主教和帝国秩序,根据1629年颁布的《归还敕令》皇帝要求1555年被侵占的教会领地一律归还给天主教会。如果真是这般,那宗教改革的成果就会化为乌有。

    此时的神圣罗马帝国正在品尝胜利的滋味,帝国野心也大了起来。它企图在欧洲实现霸权。占领北欧,为在波罗的海发展自己的力量,还计划在那里建立一支海军舰队,控制波罗的海的贸易。这一系列的打算威胁到了英,荷,法的利益。更加威胁到在波罗的海有重大利益,希望在北欧称霸的瑞典。

    因此瑞典在法国的资金援助下,于1630年7月出兵,在波美拉尼亚登陆,从而开始了战争的第三阶段—瑞典阶段。

    d看小说就来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