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的烟花 > 第九章 黎塞留

第九章 黎塞留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从十五世纪后期以来,德国的哈布斯堡家族通过“婚姻外交”,与各国王室通婚,先后继承了许多领地,奥地利、捷克、匈牙利、尼德兰、西班牙、意大利的南部和北部的若干领地均在哈布斯堡的统治之下,新航路发现后整个拉丁美洲也落入哈布斯堡王室手中。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初期哈布斯堡是欧洲最强大的政治势力,法国在它的包围下有被吃掉的危险。

    法国长期处于哈布斯堡家族势力的三面包围之中,面对巨大的军事政治压力。

    而此时的法国国内在16世纪后期胡格诺战争后16世纪40年代,加尔文教开始在法国传播,称为胡格诺教。法国南部的大封建贵族信奉加尔文教,企图利用宗教改革运动来达到夺取教会地产的目的。,法国王权有所巩固,国力逐渐得到恢复,但胡格诺教派的贵族仍保留部分特权,割据势力仍蠢蠢欲动。

    在这个时候,法王亨利四世任命黎塞留为法国宰相,使法国国运发生了改变。

    既然如此,按照惯例,这个黎塞留就要隆重介绍下了,比如干了哪些事,杀了哪些人。

    黎塞本人是个天主教高层教士,理应效忠于天主教的事业,但实际上,他自始至终都反对神圣罗马帝国重新统一天主教世界的努力。在法国国内,更是与王权紧紧站在一起,削弱教会的力量。胡格诺战争后,法王颁布了“南特赦令”,根据此令,胡格诺派在全国可占据两百多个城堡作为国王履行敕令的担保,这些城堡形成国中之国。

    割据势力以如鲠在喉,不除不快。

    黎塞留向法王路易十三提出的大政方针是:对内摧毁胡格诺教徒和叛乱贵族的势力;对外提高法国国王在欧洲的国际地位。在总结其一生的政治活动的著作《政治遗嘱》中,黎塞留宣告:“我的第一个目的是使国王崇高”,就是削平贵族,加强王权。“我的第二个目的是使王国荣耀”,就是提高法国在欧洲各国中的地位。

    在一步步迈向权力的的进程中,国王被他架空,太后被他驱逐,王后被他打压,亲王被他流放,公爵被他处死,整个王室乃至整个法兰西王国都在他的压迫下喘不过气来。

    他镇压胡格诺派并非处于宗教狂热,而是为王权统一,叛乱平息后,黎塞留又允许胡格诺教派存在,仅剥夺了“南特赦令”中教派的军事和政治权力。

    1630年太后玛丽·美第奇反对黎塞留,被流放于康边。次年太后逃往尼德兰,其子奥尔良公爵加斯东从洛林率军回国,号召推翻黎塞留,贵族中只有蒙莫朗西公爵起来响应。

    1632年9月1日他在卡斯提瑙达里战败,被法院处死。所有的有牵连的贵族,一个一个地遭到严厉惩罚,多数处死,许多封建城堡被拆除,许多贵族出身的高官被撤换,法国各地的封建割据势力遭受沉重打击。

    他不是权臣,而是真正的国王。

    为了巩固王权,黎塞留把早在十六世纪就已实行过的一种制度重新使用。即向每一个省派遣一名钦差审计官,直接对中央国务会议负责,钦差执行中央命令,权力很大。全省司法、行政、财政、警察等大权均在他的监管之下,这个官职不能卖买、转让或世袭,随时可由中央任免,通过派遣钦差大臣,全国一统,集权中央,王权更加稳定。

    “人可不朽,救赎可待来日;国家不得永生,救赎唯有当下,否则万劫不复。”在天主教徒和王国宰相中,他是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的。

    在那个中世纪道德观和宗教评判盛行的时代,这一国家之上的观念无疑是一颗流星划过了夜空。

    在对外政策上,黎塞留本人虽是天主教的高级僧侣,但他把法国的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从不使宗教情绪影响他的外交政策。从法国的国家利益出发,他不是把新教各国看作主要敌人,而是把信奉天主教的哈布斯堡王室看作最危险的敌人。

    他为法国制定的三大基本战略,成为法国日后百年间的基本战略走向:

    1分化瓦解德意志诸邦

    2把陆上国境线推到莱茵河西岸

    3强力进入大西洋和地中海,广泛开辟建立殖民地

    在今后所要说的三十年战争中,正是在他的策划下使得德意志哈布斯堡王室在西欧的霸权衰落下去,法国的霸权代之而起。

    使得哈布斯堡皇帝权力的削弱和德国四分五裂局势继续。基辛格认为他使德国的统一延后约200年。

    在他当政期间,法国王权制度得到完全巩固,三十年战争的胜利使得法国成为日后的霸主。这位法国宰相也因此与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齐名。

    “百年之前,你的血腥杀戮会让每个人瑟瑟发抖,千年之后,史书之上人人都会歌颂你杀伐果断,这就是历史。”“他曾经不用一兵一卒就撕碎了德意志,如果不是此后腓特烈大帝强大了普鲁士的能力,加之俾斯麦的铁血外交,也许德意志永远都不能逃得出黎塞留设计的牢笼。”“他毁誉参半、他名声显赫、他强权霸业、他稳健开化。”这是后人对他的评价。

    这位红衣主教自己在临终前就对自己做了最公正的定义,当祷告牧师问他,您是否原谅这一生中的敌人时,这位被世人称作魔鬼的老人用自己最后的气力回答,我从来都没有敌人,除非是国家公敌。

    d看小说就来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