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朱门 > 第三十四章 仁义佃户

第三十四章 仁义佃户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三十四章仁义佃户

    “吱嘎、吱嘎”,夜晚油坊街上,挑担声音自东而来,越来越响,不快不慢,声韵有致,比早晨“倒马桶”喊声好听多了。挑担者乃胡大银二儿胡安成,担子里是值钱的生丝,跟后背背篼的是老子胡大银。如此时刻,挑着生丝,踏黑而来,着实担心遭抢。到得《斋香轩》前,老子几步赶在儿子前面,推门先进巷道。

    黢黑的巷道口,迎面撞上仲信。仲信惊喜道:“哎呀,辛苦了,路上耽搁了?”

    “碰到‘棒客’了。”胡安成嘴快,答道。仲信不便多问,领二人走往后门。

    仲信朝里喊:“吴妈,胡表叔来了,点盏灯来。”

    三人摸黑推开左首“大窝”门,放下担子背篼。吴妈扣着衣扣,提盏马灯走进。这才看清“大窝”真相:东墙靠窗,一排木架搭成大铺,铺上稻草篾席,有帮工来,被盖蔑席铺开,一个挨一个睡,可睡七八人,无帮工则卷起,誉之“大窝”。屋外阶檐廊上,砌个大灶,安口大锅,解决吃大锅饭。

    吴妈举灯一照,惊叫:“哎呀,胡二娃嘛,长这么高了。”

    胡大银风趣地答:“十七岁了,再不长高,对不起他妈和我了。”

    “吴妈,先把花生和酒拿来,再煮两碗鸡蛋挂面。”仲信说罢,转脸见胡家父子汗流满面,急问,“碰到土匪了?”

    胡安成嘴快,一口接过:“二哥,上午河边起大雾,几里河滩看不见人,‘棒客’多得很,前天两个米贩子遭抢,只留条尿裤子回家。我们快到中午才出门,哪晓得还是碰到‘棒客’了,差点遭抢。”仲信细看他俩全身,问:“你们没遭打吧?”

    胡安成骂道:“差点挨狗日的一刀。三个‘棒客’拿起菜刀,蒙着脸,露出眼睛,一看是生丝,眼睛都红了,拦到我们吼‘放下挑子背篼!’我走前头爸爸走后头,爸爸说,‘不管他。’我们没理他们径直走。有个‘棒客’听见了,一下挡在爸爸跟前,刀口放在爸爸颈子上,喊,‘放不放下?老子砍你脑壳!’爸爸颈子一硬一扭,颈子给刀划了条血口,直流血。爸爸慢慢放下背篼说,‘你来拿丝嘛,’那龟儿一转脑壳,‘嗖’!爸爸拔出背篼里的腰刀,亮晃晃的,一声吼,‘老子胡大银还怕你几个土匪!’爸爸的刀还没落下,三个‘棒客’吓得脚板跑翻了。”仲信听着,大气不出,赶忙端灯走到胡大银跟前:“还在流血没有?”

    “早没流了。”

    “天老爷,再深一点,划进血脉了。”仲信惊叫。只见左颈正中,自上而下斜划一条紫色血线,血已凝固,血珠凸起,周围紫乌一片。胡大银听着,只笑了笑,仿佛与己无关。

    胡安成揩罢汗,说:“爸爸一手揩血,一手提刀,跟着就追,我喊爸爸莫追,爸爸还追。”

    胡大银瞪儿子一眼:“为啥子不追?你不吓他一回,下回胆子更大。老子追着追着,龟儿子钻进大雾,不见了,老子吼了几声,没一个敢出来。”

    仲信强笑道:“胡表叔的大名吓倒土匪了。我去拿白药给你敷上。”

    胡大银望着门外,等烈酒和花生,立即借题发挥:“不用白药,用白酒擦擦算了。”

    “朱大哥,喜得好爸爸带了腰刀。要是爸爸没带,生丝完俅了!”

    “这把刀跟我三十几年了,砍不卷不生锈,老子有不带刀的吗?”

    “胡表叔,你有先见之明啊,难为你了。”仲信激动地说。

    “帮你们朱家嘛,我还说啥子!不要给你妈讲,要不然,她不准我送生丝了,我想来喝酒也喝不成了。”胡大银转弯抹角再次提酒。仲信被提醒,再催:“吴妈,快拿酒来。”

    胡大银没等酒拿来,却“刷”一下,抽出插在背篼里刀鞘的腰刀,右手呼地一挥,亮晃晃的腰刀飞过头顶,寒光一闪,半空中猛地停住,手腕往下一压,寒光闪向右方,刀尖直指门外,右腿立地,左腿抬起,丝毫不动。好个劈刀动作。

    开初,仲信吓了一跳,继而,看得饶有兴趣,夸道:“胡表叔一把腰刀,化险为夷。”

    “要是早些年,惹火老子,莫说三个‘棒客’,若是十个,老子要他倒五双。”

    “爸爸说得凶,就是不肯下手。要是下手,三个龟儿子,不死也是半条命。”

    胡大银收住刀术,道:“随便下手?刀一下去,一条命啊。只要生丝在,留他一条命。”

    “胡表叔,这么多生丝,你们该搭船上来,少危险。”

    “上水船太慢,又不晓得哪天有船,怕耽搁你。”

    “难为胡表叔了!”仲信两眼放亮,感动不已。

    吴妈拿瓶高粱酒一包花生一盘皮蛋进来,放在胡大银面前:“面在煮,先喝酒,莫醉了。”

    胡大银不用酒杯,拿起酒瓶往嘴里先倒一大口,开吴妈玩笑:“比婆娘还顾我。”

    吴妈笑骂一句,走了。胡安成用食指沾了沾酒,轻轻抹在爸爸颈子伤口上,接着揩去乌紫血迹。胡大银咬牙忍受着。看得出,白酒刺骨割肉。

    “胡表叔,你该教安贵两弟兄学点武术,至少可防身嘛。”仲信道。

    “现今洋枪洋炮了,他们不信拳脚功夫。”

    “有功夫总比没有好嘛。”仲信说罢,再问,“买这么多生丝,钱够?”

    “总共一百三十九斤。钱就是不够,‘宰版’都给完了,还赊了些。”

    “他们放心?”

    “我说是朱家的生意,他们就不说话了。要是换个人,他们才不赊哩。”

    仲信叹道:“只有讲信用,才好做生意啊。你们回去,把钱带去还了。”

    “你不是要买新丝车吗?忙个俅!”

    而今,总管仲信最着急的,就是买新式缫丝车,扩大生产规模。而眼前的手摇缫丝车,跟手摇纺车一样,涪州到处都是。仲信岂能跟人屁股!重庆早用脚踩丝车,脚一踩,几架车一齐转,一人顶几人。而今,听说重庆脚踩的也不用了,用电拉的,你还手摇,学乌龟爬。人家办工厂,用新技术新工艺,效率高成本低,赚钱快还轻松,你得学学啊。

    “是要去重庆买新丝车。但是,若果拿农人的钱去买,妈晓得了,非要骂死我!”

    “不给她晓得嘛。”

    恰巧,吴妈端两碗面进来,全听在耳。父子接过大钵碗,狼吞虎咽,瞬间碗空。

    吴妈收空碗时,笑胡大银父子:“你两爷子好吃得。喜得好,我煮的多。”

    胡大银立即回嘴:“你要是煮少了,我连你一起吃了。”

    “死龟儿。”吴妈笑骂着,端空碗出屋。胡安成明早要赶回去种麦子油菜,吃罢蛋面,睡上“大窝”。胡大银不急于回去,也不离开桌边,用手抹光了嘴,揭开盖生丝的旧布,问:“总管,你看看生丝,熏过没有?”

    借着灯光,仲信看见生丝颜色跟大多生丝一样,白里泛黄,正常颜色,没有熏过。他曾听说,有的丝商为了生丝雪白好看,卖个好价,用硫磺烟熏上半天。然而,生丝变硬变脆,丝质寿命缩短。当然,内行一眼能识,不会上当。如今,仲信内行起来,说:“没熏,生丝本色,好丝好丝。”

    “是嘛,蒙得过我的眼睛?”胡大银抽口叶子烟,不无自得。接着他说,乡下生丝不好买了。每天跑一乡场,一四七跑龙兴场,二五八跑青杠场,三六九跑金凤场。跑了半个月,赶了九个场,才买到这么多。现今卖生丝的只有镇上几家,他们各人缫的,贵,还不讲价。末了,他道:“我算了算,一百斤茧子只卖生丝的六成价钱,四成给缫丝的赚了。”

    “缫丝简单,农人为何不缫?”

    “农人晓得缫丝赚钱,本想缫丝,就是乡下太忙。”胡大银说着,激动起来,“你算下日子,打完谷子,赓即收高梁收包谷,收完又忙犁田翻地,赓即点油菜点麦子,油菜晚不得呀,点得早,出油多。挖完红苕,气还没歇,赶忙点碗豆点胡豆。寒露霜降,葫豆麦子种在坡上,季节不等人呀,饭都顾不得吃。一个秋季没闲半天。茧子不敢搁久了,怕出蛾子,农人咬起牙巴卖给缫丝的,卖了省事省心。”

    胡大银如此一讲,仲信不无感激。是他,提供了生丝行情,坚定了买新丝车的信心,而且,完全明白了泰山为何极力办缫丝作坊。泰山是赚了茧子又赚生丝,赚了重庆绸商又回来赚涪州绫罗人,精明透顶了。他不发财,除非太阳西边上来!

    “总管,你算过没有,我们作坊缫的丝一斤值好多钱?”胡大银问。

    “算过,九百二十文铜元。”

    “看看!我买来的生丝上千文了。乡头的茧子比城边还要贱啊,难怪乡场那些龟儿争着缫丝,赚了对半,农人遭整够了。”

    “我们明年全在乡下买茧子,比当地人出价稍高,再多买些,船运上来。”

    “我也这么想。就怕茧子买多了缫不赢,遭蛾子破茧。除非……”

    “除非买新丝车。”

    “哈哈哈哈!”二人不谋而合,同时大笑。仲信突然来了兴趣,说:“胡表叔,你不是会拳术么?打几手看看。”

    “好嘛,献丑了。”胡大银正在酒兴,当即答应。搬开桌凳,腾出空地,胡大银脱光上身,虎步站定圈中,双膀抬平,狠运一口气,顿时胸肌凸起,臂阔膊粗,脸色青紫。正要展开拳脚,罗玉兰牵着小外孙进屋。吴妈尾后,惊乍乍喊:“做啥子做啥子?发酒疯么?”

    胡大银收住动作,朝罗玉兰一笑:“总管要看几手拳术。”

    罗玉兰舒口气:“哦,莫耍了,莫耍了,看见动武,我就心紧。”

    胡大银只好穿上衣服。罗玉兰外孙是仲英儿子灵灵,四岁,常来朱门,无不喜欢。

    罗玉兰拉外孙到胡大银跟前,道:灵灵,喊胡公公。”外孙马上甜甜地喊了声。胡大银从背篼底提起一袋核桃,道:“灵灵,胡公公送你新核桃。”

    罗玉兰拣一个核桃给外孙,外孙接过,动嘴就咬。满屋笑得喘气。

    罗玉兰问:“胡老表,听说你买生丝,赊了农人的钱?”

    “我没赊?哪个说的?”胡大银和仲信对视一眼。

    罗玉兰正色道:“我不瞒你,刚才吴妈给我讲了。赊了好多?”

    胡大银只好如实告知,说:“我是想总管要去重庆买新丝车,急需用钱。”

    “胡老表,不能欠农人的,别个卖了茧子,要称盐打油,买针买线,治病买药,我们哪样离得农人?你回去,把钱还清,分文不赊。买丝车不够,我先垫到,赚了还我。仲信,你听到没有?”

    “妈,不怪胡表叔,他完全为我们朱家,是番好心。”

    “我没说他黑心!他对朱家,我还不如你清楚?”

    “听李会长说,新丝车很贵,要好多钱。”胡大银提醒她。

    罗玉兰厉色道:“我们卖衣服裤子也不赊账!胡老表,实话说嘛,我们朱家最怕欠别个的。不欠债,不欠情,夜里好睡。”

    “朱大姐,是我过错,该怪我。”胡大银赶紧认错。

    “胡老表,我不是怪你,你莫怄气。”

    “朱大姐,我哪会怄气哟。”

    罗玉兰笑笑:“不怄气就好。安贵干儿子哪天吃喜酒?”

    “多谢大姐过问。没有谈成,他妈正着急呢。”

    “胡表叔,现今婚姻自由,你们不用着急。”仲信劝道。

    “再自由,父母也要过问。”罗玉兰瞪儿子一眼。

    罗玉兰和仲信前脚一走,胡大银冲着吴妈说:“好啊,原来你是母探子,专门告密嘛!”

    吴妈“嘿嘿”一阵嘻笑,道:“胡老表啊,你莫怪我嘴多。我是告了你,那是为你好呀。你想下,你替仲信赊了帐,我不给她讲,瞒得过她朱大姐?总有天会晓得。她晓得了,要吵仲信啊。他们朱家最怕欠人情欠债了。我给她讲了,你拿钱还了,朱大姐不吵仲信了,也没人找你催债了,也不遭人骂了,你也少费心了,放心悃壳睡了。嘿嘿!你说,是不是为你好?我在朱家二十多年,朱大姐就是有这点怪,不欠别个的帐。没得钱,宁愿自己饿肚皮,也要先把钱还了,不难为别个。那年,继宗大哥死了,她硬是不要捐的钱呐,先收了的,后来她一个一个退还了。我真的是为你好,免得……,”

    “这么说,我该谢你了?”胡大银打断她,阴阳怪气地问。

    “当然。”

    “那我送你两样东西,要不要?”

    “啥子东西?”

    “一把粗面两个皮蛋。”

    “要。”吴妈顺口答,可一转念,才知上当,红着脸笑骂:“老怪物!”

    胡大银哈哈大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