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的烟花 > 第五十六章 东方问题浮现

第五十六章 东方问题浮现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东方问题指的是近代欧洲列强为争夺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神权大帝国——奥斯曼帝国及其属国的领土和权益所引起的一系列国际问题。从欧洲来看,奥斯曼帝国地处其东,故统称为“东方问题”。在1821~1829年的希腊独立战争、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1877~1878年的巴尔干危机、1908年的波斯尼亚危机以及1912~1913年的巴尔干战争中,都曾出现东方问题。东方问题,也就是“对土耳其怎么办”的问题,逐渐成为整个19世纪欧洲外交的主题之一,也构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今天我们先从东方问题的起始说起。

    历史规律表明:强大军事帝国的生命力在于不断的征服和领土扩张,这一过程不仅使其获得丰厚的战利品以维持战争机器的正常运转和帝国财政的收支平衡,而且给其注入一种不安于现状、不断向上攀升的进取精神,确保了帝国的内聚力;一旦扩张由于某种原因被迫终止,它所带来的战利品和相伴而生的进取精神也就无法保持,各种各样的内部矛盾就会象定时炸弹一样爆发,国家精神上的分裂之后便是帝国的逐渐衰亡——帝国的外部敌人和内部反叛者将对帝国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如果他们足够强大,帝国的肢解将注定是不可避免的。

    奥斯曼帝国的命运正是这样一个历史规律的最好例证。这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持续扩张几个世纪的大帝国在向西扩张受到阻遏之后,无可挽回的陷入了内忧外患之中。

    奥斯曼帝国自从1683年进攻奥地利帝国的首都维也纳失败以后,开始由盛极而衰。统治者多沉溺于后宫,极少亲政,致使大权旁落。结果,国内贪污盛行,财政每况愈下,民族起义迭起,对外战争接连失利,帝国由盛转衰。

    到18世纪,强邻紧逼,国势日殆。它地跨欧、亚、非三洲,控制地中海、黑海和红海。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列强日益向外扩张。

    到19世纪,奥斯曼帝国的藩属巴尔干及其东南端的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两海峡成为欧洲列强必争的战略要地。黑海是俄国通向地中海的重要通道,巴尔干是东南欧的门户,上述两海峡地扼黑海出入地中海的咽喉。因此,侵占土耳其,夺取黑海出海口,占领巴尔干,打通黑海通向地中海的通道是历代沙皇追求的目标。

    在整个19世纪东方问题的争夺舞台上,主要的国家为俄、英、法、奥诸国和统一后的德国。

    沙皇俄国对东方问题的政策基调是:肢解奥斯曼帝国,蚕食鲸吞其领土,力求取得独占优势,控制黑海、君士坦丁堡和两海峡,以便自由出入地中海。

    英国对东方问题的政策基调是:保持一个由它控制的表面独立的奥斯曼帝国,以保障英国在东方特别在印度的权益,并借此控制两海峡,遏制俄国势力伸向地中海与英国争霸。

    随着英国对东方侵略的加强,以及它在失去北美殖民地后,印度在大英帝国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俄国在近东的扩张又咄咄逼人,英国为了维护其庞大殖民体系中的这条东西方重要通道,在近东与俄国展开了长期剧烈的斗争,成为19世纪东方问题角逐场上的两个主要对手。

    法国是最早在近东取得通商权利的国家,在奥斯曼帝国及其属国埃及拥有很大的经济利益,因而同俄国的南进政策冲突也较早。自拿破仑帝国覆灭后,法国对东方问题的政策通常与英国相一致。

    奥地利与奥斯曼帝国毗邻,奥地利对东方问题的政策最初与俄国尚比较一致,1726年曾与俄国结盟,联合侵略奥斯曼帝国。但到19世纪,俄在近东步步扩张,严重威胁奥地利的南翼,奥地利在近东与俄国的关系逐渐走向对立。19世纪晚期,随着奥地利扩张重点日益转向巴尔干,奥俄的矛盾和冲突激化起来。

    至于德国,统一前很少过问近东事务,到1878年柏林会议时,德国才在东方问题的舞台上崭露头角,1890年威廉二世亲政后,德国联合奥地利加紧推行其东进政策,与英、俄、法在近东展开激烈争夺。

    这些都是后话,还有一段时间会说到,现在我们一起走向问题刚刚发芽的时候。

    18世纪初以前,土耳其的主要敌人是奥地利,而18世纪初之后,俄国的威胁便越来越大。早在1695~1696年,沙皇俄国两度进攻奥斯曼帝国的属地亚速。通过北方战争,彼得一世为俄国夺得了北方的波罗的海出海口,然而他不得不将西进和南下的任务交给自己的后代。但是彼得以后的六位沙皇多忙于宫廷斗争,对外扩张方面都建树甚微,直至叶卡捷琳娜二世即位后,俄国才加快对外侵略的步伐。

    1762年7月,叶卡捷琳娜通过发动宫廷政变,踏着她的丈夫彼得三世的尸体登上了沙皇的宝座。此后,这位女沙皇决心继承彼得一世的遗志,一定要完成西进兼并波兰和南下夺取黑海两海峡的大业。在这两方面,女皇特别重视后者,原因便在于沙皇的这么大的帝国只有一个港口作为出海口,而且这个港口又是位于半年不能通航,半年容易遭到英国人经攻的海上,这种情况自然使沙皇恼火。因此,俄国历代沙皇极力想实现他的先人彼得大帝的计划—开辟一条通向地中海的出路。

    经过彼得一世的改革,额俄国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对外贸易增长迅速,尤其是俄国南方的粮食和木材等出口商品逐年增加,因此迫切需要南方的水域。

    此外,黑海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这两个极其狭窄的海峡易守难攻,俄国如果占领了它,只要在适当的地方构筑若干设备完善的堡垒,就可以筑成一道攻不破的屏障,就是全世界的联合舰队来犯也休想通过海峡。更为重要的是,俄国一旦占领了君士坦丁堡位于巴尔干半岛东端,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口西岸。扼黑海入口,当欧、亚交通要冲,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便成为了它确立对欧洲统治的决定性一步。那时候,俄国的力量几乎会增加一倍,它就会比其他欧洲国家加在一起还要强大。

    所以叶卡捷琳娜登基之后,便大力推行黑海巴尔干政策,以图在君士坦丁堡的废墟上,建立起“沙皇格勒”,完成对西欧的包抄。

    d看小说就来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