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的烟花 > 第四十九章 勃兰登堡-普鲁士

第四十九章 勃兰登堡-普鲁士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普鲁士作为政治地理概念,有以下含义:中世纪由波兰人和日耳曼人统治的普鲁士人的领土;1701年德意志霍亨索伦家族统治的王国;1918年霍亨索伦王朝覆灭后设立的邦。这些含义有什么不同,这就要从普鲁士和勃兰登堡的历史说起。

    勃兰登堡公国,德意志的一个邦国。它是勃兰登堡普鲁士勃兰登堡与普鲁士公国组成的共主邦联,勃兰登堡普鲁士由众多邦国组成,主体部分是勃兰登堡伯爵领地和普鲁士公国。统治者是霍亨索伦家族。以及普鲁士王国的前身。后发展为近代德国。

    我们先来看勃兰登堡公国。12世纪中叶,萨克森公爵征服了易北河和奥德河之间,命名为勃兰登堡。13世纪时,勃兰登堡脱离萨克森公国,成为郡国。1356年勃兰登堡藩侯得到神圣罗马帝国选帝侯资格。1415年,在交付了40万古尔登金币后,帝国皇帝把已经绝嗣的勃兰登堡郡国封给霍亨索伦家族。霍亨索伦弗兰肯系的腓特烈六世成为勃兰登堡选帝侯﹐称选帝侯腓特烈一世。

    我们再来看一下普鲁士。

    古代普鲁士地区仅包括今日立陶宛以南、波兰东北部维斯瓦河河口以西、以但泽为中心的西普鲁士地区,以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原东普鲁士地区的领土。普鲁士地区古代的居民为古普鲁士人,属波罗的海种族,与拉脱维亚人和立陶宛人属于同一种族。12世纪时,德国人的殖民运动进入波罗的海东岸地区。1170年,波美拉尼亚的索比斯劳公爵在普鲁士地区建立了第一个殖民地,即但泽附近的奥利瓦修道院。1224年该修道院被普鲁士人焚毁。

    这里提一下条顿骑士团。12世纪末期,德意志和斯堪的纳维亚的天主教国家频频遭受波罗的海沿岸各支蛮族的侵袭,这些蛮族包括在波美拉尼亚和梅克伦堡的文德人未迁徙的古斯拉夫人,古芬兰人,波罗的海东岸的爱沙尼亚人、库兰人、立窝尼亚人和列托人后三种均主要分布在今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立陶宛人以及古普鲁士人。1193年,教皇塞勒斯廷三世号召组织北方十字军对付这些北方蛮族。1198年,巴勒斯坦的德意志骑士们成立了条顿骑士团,所穿服饰与纹章是白袍与黑色十字。在渴望征服的冷酷意志推动下,条顿骑士团迅速成为波罗的海地区所向披靡的强悍铁军。狂热信仰造就的恐怖战力令周边所有异端和东正教国家都惨遭荼毒,甚至连他们的天主教盟友亦未得幸免。条顿骑士们四面树敌,却没有一个朋友。波兰带着深深恐惧,时刻戒备着条顿骑士团的贪婪目光。东正教国家诺夫哥罗德,对条顿骑士们在他们土地上曾犯下的血腥暴行无日或忘,三军全力备战。丹麦尽管保持中立,但对骑士团强势介入波罗的海局势,以及不断表现出控制地区贸易的浓厚兴趣,自亦深有警惕。宗主国神圣罗马帝国,一面以慈祥父亲的姿态对条顿骑士们大为赞许,另方面却对自行组建强大骑士军队毫不松懈。

    1226年,波兰国王之子康拉德公爵条顿骑士团成员的领地也遭到普鲁士人袭击,以此为契机,条顿骑士团在普鲁士地区发动了为时近200年的东征运动,先后建立托伦、马林堡、库尔姆、埃尔平等要塞,征服了普鲁士人居住的地区,并迫使其信奉基督教、使用德语。16世纪后,普鲁士人消亡。

    条顿骑士团统治下的普鲁士地区在名义上属于教皇领地,但教皇只享有名义上的宗主权。为了吸引定居者,条顿骑士团依据汉萨同盟法律,在其领土上兴建了一系列自由市。1379年条顿骑士团加入汉萨同盟。

    面对着骑士团国的强大压力,立陶宛和波兰逐渐走到了一起。1370年波兰王室绝嗣,1386年,38岁的立陶宛大侯爵与年仅13岁的波兰女王结婚这个小姑娘挺可怜的,据记载她很漂亮,而且很有天赋,会说5国语言——可惜不包括她丈夫会说的语言。她的丈夫不但老,而且粗野。26岁时这个可怜的女子就去世了。婚后,立陶宛大侯爵加冕为波兰国王,立陶宛和波兰结成了统一战线,共同对付骑士团国。

    在1410年7月15日的坦能堡会战中,条顿骑士团败于波兰和立陶宛联军,被迫签订第一次托伦和约,除赔款600万格罗申外,还将但泽城置于波兰主权之下。1466年条顿骑士团再度战败,在第二次托伦和约中被迫割让包括但泽和马林堡在内的西普鲁士。这些地区被称为“王室普鲁士”。条顿骑士团保留普鲁士的残馀领土,但被迫效忠波兰国王,成为波兰的附庸国。

    1512年,来自勃兰登堡的阿尔伯特当选为条顿骑士团总团长。1525年他宣布改信路德宗,从而切断了与骑士团名义宗主罗马梵蒂冈的联系,随后宣布将条顿骑士团世俗化,改为普鲁士公国,阿尔伯特自任普鲁士公爵,成为臣服于波兰最高权力之下的世俗君主。

    1 594年其孙女嫁给霍亨索伦家族主系勃兰登堡选帝侯之子约翰·西吉蒙斯。约翰·西吉蒙斯于1598年任勃兰登堡选帝侯。

    1618年阿尔伯特之子阿尔伯特·腓特烈,普鲁士公爵去世,因无男嗣,遂将领地给予当年嫁入勃兰登堡的女儿的丈夫,简单说就是他女婿。

    两国合并改称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

    此举为霍亨索伦王朝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1660年的瑞典波兰战争中,勃兰登堡大选帝侯腓特烈·威廉取消了波兰对普鲁士的宗主权,并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就政治体制而言,勃兰登堡普鲁士是霍亨索伦君主的个人联盟。即勃兰登堡、普鲁士和莱茵诸邦共同尊奉同一个人为君主,但各邦各有自己的一套政治系统,邦与邦之间互相视对方为外国,各邦的议会——即等级会议,对邦国政治有巨大的影响力。普鲁士各邦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勃兰登堡、普鲁士两个邦以容克地主庄园经济为主,莱茵河几个邦以市民阶层的商品经济为主。所以前者在等级会议中占优势的是容克地主,后者在等级会议中占优势的是城市寡头。

    容克,意为“地主之子”或“小主人”。容克地主指靠战争取土地之后向国王申请并获得该土地的所有权的贵族,这样使贵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紧密结合,当年条顿骑士团便是向教皇申请之后才占领了普鲁士的土地。普鲁士德国前身就以此发迹。但是由于长期垄断军政要职,在经济上掌握大部分土地,其缺陷也是相当明显。

    勃兰登堡—普鲁士已经建立,但要走的路还很长,崛起的过程依然艰难。

    d看小说就来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