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朱门 > 续上文

续上文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她走出睡屋,来到灶房。赵妈正在熬药,炭火熊熊,药汤滚滚。罗玉兰拿起一包未熬中药,扒开看了看。朱明理做药铺学徒时,常常抓中药回来给继宗服,她认得一些中药及用途。全是清热泄火、养阴柔肝、息风凉血之类。诸如:龙胆草、黄芩、生地、杭菊花、栀子、决明子、柴胡,和大黄珍珠母等,这些药对头痛眩晕重者才用。

    “赵妈,大姑吃这些药好久了?”

    “好几年了。她一急,就喊头晕,我就给她抓这些药,灵得很,一吃就不晕了。其实,你大姑就是性子急,心很好的。她听到祸事那天,我怕她也出事,赶紧喊她喝药,喜得好,没有出事。”

    “赵妈,难为你多照顾下她,莫让她一个人走动,中不得风了,一中风就要瘫啊。”

    “哎哟,罗大姐,还用你说。一步也不敢离她哟。这几天,天天有人来看她,送鸭蛋送草药,都是医她头晕的药方子。”

    “哪些人来看过大姑?”

    “同志会的,街坊邻居的,男的女的都有,李会长两口子也来过。”

    一股热流涌遍罗玉兰全身,眼睛潮润起来,还是讲情义啊。

    从大姑家出来,走在街上,罗玉兰发觉路人异常热情与尊敬,不时有人指点她。

    有老太婆低声说:“看嘛,那就是朱太太,年纪轻轻的啊。”

    “她男人为我们股东死了,好可惜哟,别个还是举人,书也教得好。”

    “就是嘛,有空我们去看下她。”

    罗玉兰装作没听见,只管低头往前走,回到油店。吴妈马上说:“学堂许监督刚来过。他说,朱先生抬回那天,他正在学堂上课,没来跟朱先生告别,很难过,要你鉴谅。”

    “哎呀,监督何必这么说,我们已经很难为他了。”

    “就是嘛。他说等你回来,还要来。”

    “恩师啊!”罗玉兰感激而泣,很想见到许监督,感谢恩师对丈夫多年的关照。

    一晚,胡大银突然带着四个弟兄摸黑来到油店。在巷道里,他对罗玉兰双手一拱,说:

    “朱大姐,我们袍哥弟兄来向你辞行,我们马上去投奔同志军,杀赵尔丰。”

    罗玉兰吓了一跳:“当真么?天啦,胡老表,你屋头晓得吗?你有儿有女呀。”

    “晓得。听说我是去给朱大哥报仇,她没拦我。”

    “她没拦你,是她恨赵屠夫嘛,她不晓得官兵凶得很呀。”

    “不怕!昨天黑老弟带来口信,他正在简州找同志军,喊我带几个弟兄快去。我们袍哥讲究‘弟兄有难,两肋插刀’,我一说,他们满口答应。”

    “天老爷,二爸信佛行善,他要晓得黑老弟投奔同志军了,非遭气死。”

    “其实那天下午,他拜完朱大哥,就跑成都了,他怕你们不准去,没跟你们说,喊我给你讲,他非要给朱大哥报仇。我怕你们着急,没敢说。”

    “这个黑娃子!你们打不赢鞑子兵,他们人多。”

    “朱大姐,我们的人也多得很,同志军把成都围起来了,听说重庆比成都闹得还凶,鞑子兵关起城门,不敢出来。”

    罗玉兰松口气,说:“人只一条命,都想活,你们何必以牙还牙啊。”

    “朱大姐,他们杀朱大哥,杀那么多同志会,为啥子不想别个一条命?”说罢,胡大银敞开白布汗褂,坦露紫红胸部,右手拍了拍挂在腰间的腰刀鞘,“这把刀要他们偿还血债。”

    罗玉兰这才看清腰刀,惊道:“天啦!他们是洋枪洋炮啊!”

    “朱大姐,你莫怕。那年哥老会暴动,他们还不是有洋枪,这把腰刀就是老子空手缴鞑子兵的,老子怕过他们?你看下我这身肉,就是死了,也要压死他两个鞑子兵。”

    “胡老表,你胆子太大了啊,出不得事了。”

    “狭路相逢勇者胜。人不怕死,鬼都害怕。”胡大银笑着,迅速消失在街头夜色里。罗玉兰还没来得及说“成都天凉,穿件长衣”之类的话呢。

    罗玉兰回到后天井,转到仲智睡屋门口,儿子正在桐油灯下看书,无声无息,她没进去,折身进了仲英睡屋。如今,她和女儿同睡南屋,丈夫那间北睡屋已经上锁,她实在不愿看见丈夫用过的一切,免得睹物心焚,泪涌如泉。虽然这些时日,那帮同志会弟兄给她安慰,给她鼓励,可要抹去悲伤,淡忘往事,谈何容易,丈夫是她终生依靠的脊梁呀,常常夜半醒来,捂声痛哭,早晨起床,双眼红肿。

    次日傍晚,许监督带着妻子,提包东西,再访朱家。罗玉兰一见,如同见到至亲,顿时泪如泉涌,差点哭出声来。在东厢房里,许监督弓着瘦骨身腰,站在罗玉兰面前,半天不说话,眼睛红红的。许太太上前抓住她的手,问道:“朱太太,还好吗?”

    “多谢你们费心,还好。许监督啊,继宗给你好多麻烦,你还挂念他,实在难为监督了,我们哪里好意思哟。”

    “哪里!哪里!我为监督,应尽之职,何谓麻烦?”

    “许监督啊,早年,你是继宗教习,教他读书,育他成材,后来,荐举他当学堂教习,处处关照,他倒凭着性情,只管各人,给你为难,你还再三担承,你是继宗恩师呀。”

    “岂敢岂敢,委实汗颜哟。这些年,鄙人只管教书,不问政事;只管用人,不顾其志;只管做事,不问寒暖,有愧于朱教习啊,”说罢,许监督取下眼镜,揩揩眼睛。

    “监督先生,说到哪里去了?继宗好高骛远,志大才疏,自找烦恼,自找苦吃。”

    监督纠正说:“不对不对。朱太太,你不理解他。读书人本应有治国大志,以报国为民作天职。成都血案,丧失天理人伦,川人骂声不绝。对此,鄙人苟且偷生,碌碌无为。比之朱教习,委实汗颜。”

    罗玉兰摇头不止:“监督先生,你过奖了。”

    许监督打断他的话:“毫无言过!朱教习委实为人师表。不知朱教习给你讲过没有?上前年,本县公立中学创办,那位中学监督想聘朱教习讲授修身和读经讲经,可朱教习为着老朽面子,宁肯委身低等学堂不愿前往高就,本学堂教习和学生感动之至啊!”

    罗玉兰确实不知此事。她说:“继宗理应如此,不然,忘恩负义了。”

    “为纪念朱教习之师表人品,学堂拟把朱教习之作为,记入堂史,传给后人,彪炳千秋。”

    轮到罗玉兰打断监督的话:“监督大人,要不得要不得。你是学堂监督,任有公教职事,倘县衙晓得,要恨你的,要不得要不得,给你作揖了。”

    许监督一笑,说:“鄙人虽不才,也从教三十余年,足够矣,县署想如何就如何罢,我已不担心了。何况,当今满清朝廷人气已尽,末日将临。树倒猢狲散,县署还管?此外,你的幺公子不是快入学了么,就来我们学堂就读吧,我们定会竭力培养,成为朱教习那样之才子。学堂费用,一概免交。”

    罗玉兰眼睛又红了:“哎呀,恩师啊,不知如何谢你啊。”

    幺儿仲信快满六岁,即将入学,进私立还是公立,丈夫在世时,根本不过问,她正愁此事呢。如今,唯一期望是子女们努力读书,学业优良,个个成材,实现丈夫遗愿,让他瞑目,别无它求,至于,象他爸爸追求入仕治国,至于,当今国事政事,她益渐冷漠,甚而反感了。

    “不必,不必。朱教习为我学堂争脸了。”

    “恩师,就算继宗有所作为,也是你一手教出来的呀。”

    监督夫妇临走,把一包东西放在桌上,“铛锒”作响。罗玉兰忙解开,天爷,竟是三十个龙洋。桐油灯下,银元泛亮,龙纹腾飞。罗玉兰一时没了主意,只管把银元往许太太怀里推,嘴巴不由自主:“哎呀,要不得!要不得!”

    许太太双手挡住,“朱太太,这是学堂和众教习一点心意,你要领情。”

    许监督道:“朱教习于本学堂从教多年,教学甚好,教习和学生褒奖有加,自愿捐钱,还有,本堂依据历来规矩,也该拿出一点资费以作抚恤。你得收下,切不可推诿。”

    “我们不缺银钱,乡下还有土地。”

    “各是各的意思。你得收下,不然,教习和学生不依。”

    “许监督……,”她叫一声,哽咽不语,满目盈泪,却陡增强大的生存力量。

    二卷

    第二十三章革命胜利

    罗玉兰最怕空闲,哪怕一时半刻,睹物思人,伤痛难抑。为此,她全身心投入油店细碎琐事中,以求分心排愁。她常去大姑家,看望病情,宽慰伤悲,然而,一当提及丈夫,心就阵阵作痛,不如少去。其实,油店除买油籽和榨油卖油,事情不多,只有找事。

    库房在后院一间大屋里,十来口大瓦缸顺石墙摆放一圈。地面是稍作平整的河沙土,缸的下半截埋在沙土中,露出地面仍有两尺高,厚重的木盖压严缸口。据说,埋在土里,冬暖夏凉,存放多时,不变味不“哈喉”,味纯色亮,所以,附近市人皆喜她家菜油。每缸藏菜油不下四百斤,十来口缸达四五千斤,乃一年之油货。朱家百般爱惜,不敢抛洒流失。可是,偷油耗子不甘寂寞,不请自临,把盖板边沿啃个小缝,不大不小,足有尾巴粗。于是乎,伸进尾巴,沾上油来,舔而食之。啃烂盖板弄脏菜油,一颗耗子屎弄脏一锅汤,罗玉兰为此非常恼火。猫儿养了,两只猫即便兢兢业业,房屋太多,耗子成群,奈何不得;放鼠药吧,又怕弄脏油缸,更是害人;再买来铁夹挂上肉,狡猾的家伙就是不上钩;后来决定安铁皮盖,专盖油缸,可是有人说铁皮盖油,油要变味。于是,她天天去库房,擦净盖板,查找啃烂的小洞,用小木板钉上。第二天按时再查再补,若再发现啃烂,气愤之余,她顺着耗子脚印找到洞口,然后,或用石头塞洞或往洞里灌水。有时干脆躲在缸边,揭开盖子,油香四溢,耗子一露头,她闪电一般,猛地扣上篾篓,生擒四脚偷油贼。一时间,与耗子斗气斗智不怠。此番折腾下来,时日过得很快。

    她把秀才爸爸接来城里,住东睡屋,置书案添笔墨,任老人看书习字,既照顾孤单老人,又有爸爸在旁,与他说话议事,解愁分忧,何乐不为?

    罗秀才刚过六旬,腰板硬朗,髯须飘然,道骨仙风。每日早起,他去河滩散一阵步打一套太极拳,或者仰望对岸庙塔古柏,哼一会“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直到喊吃早饭,方才轻踏晨露,仙然而归。吃罢早饭,老人走上大街,或坐茶馆品茗半天,或到老人堆里闲谈,或买来成渝报纸深究细看,或临摹柳公权《玄秘塔》字帖,有滋有味,有板有眼,神仙日子。罗玉兰看着,喜出望外,忧心益减。

    从西北方大雪山逶迤而来的涪江,一过秋天,洪水涨毕,河水虽还浑浊,但已退至江心一线,两岸留下很大一片滩涂。此时节,未淹和遭淹两处,一黄一白,色彩分明。没遭水淹的稍高处,青草转黄;而淹过之地表凝成一层波浪状沙壳,凸显灰白,光秃秃的,一脚踩去,壳破沙陷,即成沙坑。洪水淹过之地,如施上一道肥,特别肥沃,种上粮食蔬菜,可以少施粪水。所以每到此季,两岸农人都要利用这个时机,在紧挨自己的地边扩展土地,直到河边,故而,抢种河滩的纠纷时有发生。

    趁着无事,罗玉兰和吴妈在屋后黑油油的河滩地上,拔掉野草,挖开黑沙,刨平挖沟,撒上莲花白胡萝卜种籽,再淋上人粪尿,于是,朱家便有亩多菜地。只是,免与邻居争地,这块地呈长条形,从屋后直伸到河边,南北十几丈长,东西与屋基同宽。这种莲花白菜,喜欢河滩沙地,稍施粪水,一棵长到五六斤。冬天雪霜一打,煮进鲜肉汤锅,又香又脆又甜,吃得周身发热,驱寒排汗,朱家老小皆喜。

    罗玉兰尽力保持全家生活有条不紊,有规律有节奏。小雪刚过,白天愈短。早晨,公鸡叫过两遍,天还漆黑,薄雾渐浓。罗秀才轻轻穿衣起床,摸黑拉开后门,走向河滩。门拴一响,如同号角,吴妈赓即起床,不一会,“扑哒、扑哒”,风箱响了,节奏有力,简洁悦耳。如同召唤,罗玉兰翻身起床,逐个喊醒熟睡的子女,点上桐油灯。子女们揉揉沉重的眼皮,打着哈欠,走出睡屋。于是,各就其位。仲英端来洗脸水,给哥哥弟弟洗脸。仲智边揉眼睛边敲响堂屋神龛上的铜罄,袅袅悠声中,再点上香,作揖叩首。仲信则坐桌前,边读书边打瞌睡,刚读几字,倒听得“咚”一声,额头撞上桌边。接着,又是一声“咚”,他一拳捶在桌面,骂道:“日你桌子的妈哟。”宁静早晨,格外难听。妈和姐正在天井洗脸,笑不是气不是。姐姐仲英忍不住,逗弟弟:“捶痛桌子没有?”

    罗玉兰忍住笑:“仲信,你是学生嘛,不准骂怪话。桌子惹了你呀?该捶你瞌睡虫。”

    一嘲笑一指责,仲信清醒了,再次朗读,声朗流畅。末了,罗玉兰坐着听他读。

    本该悲伤的日子,就这么悄悄流过。

    这几天,街上盛传:一个叫夏之时的新军排长在成都龙泉驿打死上司,率领全排士兵起义,不少青年加入。他带领队伍攻打重庆,路过涪州县边界,直奔东安上船。有的还说亲眼看到队伍,戴遮阳帽,穿斜纹浅蓝布制服,捆皮腰带,登黄皮鞋,洋枪洋炮,骑马的不少,威风得很,有人跟着走了,怕有千多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