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朱门 > 第二十章 保路高潮

第二十章 保路高潮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此时,学堂暑假。往常,“六腊之战”如火如荼。何谓“六腊之战”?能任教习者较多,学堂需求有限,每到六月腊月,监督聘请教习,皆有一番争斗,如同战斗一般激烈,故曰“六腊之战”。朱举人虽也加入战斗,虚晃一枪罢了,许监督岂不聘他?所以,他只把精力放在同志会事情上,完全忘了自己仍是一名待聘教习。

    上午,大姑来油店找他,罗玉兰说:“他当官了,哪里坐得住?吃完饭就走了。”

    大姑“嘿嘿”一笑:“去哪里了?”

    “多半是茶馆,听成都消息。大姑,找他做哪样?”

    “李安然不是副会长么,给我说了好几回了。他说学堂放假了,朱会长有空,请朱会长去趟成都,看省城哪么在搞?”

    “他李老板为何不去?”

    “我也这么问了他。他说他是副的,莫得朱会长名望高。”

    “屁!他李老板是有名的富人,涪州哪个不晓?我看他名望高得很,摸到星星月亮了。”

    大姑略带谄笑,道:“我也是这么吵他龟儿呀。其实,他是舍不得生意。”

    “继宗教了半年书,也该歇下气了。”罗玉兰说。

    大姑不无讨好,骂李老板:“我也是这么说呀。狗日的李安然,怕老子不晓得,他龟儿耍滑头。玉兰,莫跟他龟儿一般见识。我想了想,侄儿去趟成都也要得,一来,省城到底在哪么整,我们不晓得。就怕他们把钱弄到手了,分光了,我们涪州还帮着吼。二来,也去看下朱大伯嘛,他对我们这么好。”

    罗玉兰想了想,没再说话。

    中午,朱举人回来,罗玉兰还是把大姑的话讲了,末了,依然说;“莫去!教了半年书,你也累了,我去抓付补药,炖个鸡母你吃。”

    哪知这日,正在城南修庙塑佛的二爸来到油店,见侄儿一家全在,便说:“今天我做东,到广济寺庙门口吃素面,全家都去。”

    朱举人正想找个地方静一静,当即答应。仲信听说没肉吃,嘟着嘴说:“莫得肉吃,我不去!”罗玉兰笑他:“你一看到肉,就莽(狠)起吃。肚皮又不争气,屙稀狗屎。”

    二爸双手一摊,问:“拉稀么?庙里有个和尚‘画水’很灵。画碗水喝了,包你不拉稀。”

    朱举人本不信,但想拉儿子出去走走,劝:“走嘛,喝了神水,免得你妈给你洗裤子。”

    仲信脸红了,赌气说:“我自己洗。”不过,仲信向来听话,跟全家去了广济寺。

    广济寺离城不远,出得城来,穿过茄子菜地间的石板大道,便到一山坡脚。坡不高,山包罢了。他们翻过小垭口,悠悠钟声夹着浓烈香烛味,迎面扑来。不愧川中名刹。

    到得寺前,朱举人止步,细观门前牌坊。三扇门洞上方,横空而过四个大字:“朝佛得道”。朱举人不禁一笑:所得何道?佛道还是儒道?或李老君之道?不过,他还是给四个大字迷住:字大三尺,黄底赭字;楷行兼具,笔走龙蛇,遒劲有力,一手好书,不是修行很深写不出的!他边看边在手心里比划,琢磨笔势。

    此时,门洞前后,行人拥挤,挨肩接踵。他哪里站得住,只得依依不舍走进门洞。过得门洞,一股股香烛火焰带着香气扑来,热浪燎面,熏眼灸鼻。

    朱举人赞叹:“好多香客哟。”

    “今天,六月十九,你们晓不晓得,哪个仙班祭日?”二爸问,见面面想觑,谁也不知,“看看,不晓得嘛,我们本土出世的观音菩萨呀。每年有三个祭日,二月十九是她诞辰日,六月十九是她成道日,九月十九是她出家日。今天是她成道日,就是修成正果之日。”

    “哦!”众人不约而同,张圆嘴巴。

    罗玉兰道:“怪不得这么多人。二爸,你若说是观音菩萨祭日,我就提桶油来。”

    “我怕说明了,你们不来。”

    “要来,要来。”

    二爸再道:“人活世上,要信奉一门教义才是。佛经曰之心灵寄托。日后归西,瑶池相会,找到极乐,无悔无怨。”马上,小学将毕业的仲智说:“爸爸信奉孔孟圣言。”

    二爸来了兴趣,笑问孙子:“你哩,仲智,你信哪样?”

    仲智本不想说,见大家看着他,还是说出:“我信奉西洋的技术文明。”

    朱举人与妻子对视一下:第一次听到仲智如此说。

    罗玉兰笑道:“那跟你爸爸不同道了。道不同,不与你爸爸为谋。”

    朱举人知道妻子嘲笑自己,亦笑笑,问:“二爸带我们来此,吃素还是祭观音菩萨?”二爸诡秘一笑:“兼而有之。”

    门洞内坝子较宽,挨排摆上素食,全是和尚办的斋饭。凉面、凉粉、豆花、豆腐干,嫩包谷等,反正难见猪肉猪油,菜油放的不少,几乎淹住凉菜,诱人味口。仲信盯得不转眼。

    “先祭拜再吃斋。”二爸说。

    广济寺依坡而建,共筑七台,类似七级浮屠。一台一殿,层层上递,步步爬高,到得坡顶,宝塔飞檐,翘角高脊,方显巍峨凌云之势。从一级的弥勒佛殿开始,爬到七级的佛祖释迦牟尼的大雄宝殿到顶,巳时已过。二爸一路讲解,领先敬香烧纸,磕头作揖,然后,在每个殿门入口的功德箱里,带头丢进铜元,以积功德。

    走到右厢罗汉堂里,几个成都口音的老太婆香客边走边摆龙门阵。朱举人灵机一动,跟在老太后面,问:“请问老人家,你们来自成都?”

    一老太扭头:“对嘛,对嘛。”

    “听说成都保路同志会……”朱举人轻声道。

    “哎哟,闹得凶哦,出来前两天,六月……”她没说完,另个老太接上:“六月十日那天。听我老头说,股东会长张表方舌战提督,把赵尔丰说得下不了台,脸都气青了。”

    前个老太再说:“都夸张先生嘴巴会说,胆子大,张先生就是你们川东顺庆人嘛。我们成都人吼得凶,不敢上阵。嘿,莫得象张先生那样的大将,闹得起来个屁!”

    朱举人一喜,继问:“老人家离署袜北街好远?”

    一直没说话的老太马上道:“不远,不远,走一条街,抵拢倒拐。”

    “想必老人家知道有个‘涪香旅馆’?”

    “晓得,晓得。门口有根几百年的银杏树。”

    老太记错了,或者说冲壳子,哪有几百年的银杏树?朱举人再问:“老人家就回成都?”

    第一个老太婆接过话:“早哟。涪州完了,我们去东安大佛岩,再到大足宝顶寺,荣县和嘉定大佛都要去,峨眉拜完了我们才回成都,怕要个多月吧。”

    朱举人本想给旅馆伯伯写封信,请他把成都保路情况及时转告涪州,老太们如此一说,请她们带信的念头立即打消。告别三位成都香客,朱举人和全家坐在凉粉摊前,吃全家爱吃的川北凉粉。最后,还是罗玉兰抢先给了斋饭钱,多给五个当十铜元,算作善捐。

    “继宗,看了弥勒佛殿的楹联,有何感悟?”二爸突然问。

    “哪副?”殿内楹联多而长,刻在粗木柱上,一时难以记住。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我笑尔笑凡事谦恭须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你容他容对人忍让应多容’,如何?”

    “二公,其实爸爸跟‘笑和尚’不相上下。”仲智替爸爸答。

    “你爸爸是心善,然而六根未净。听说,你出任同志会会长?”

    “二爸,大姑拉他当的。我就没答应。”罗玉兰道。

    “大姐这人就是喜欢钻‘孔’。”二爸见大家不解,遂补充,“她不是钻孔夫子,钻‘孔方兄’,钱!”众人“嘿嘿”一笑。二爸说话有趣。

    朱举人却说:“也不全怪大姑,除佞安民,为国效力是读书人之天职。”

    二爸双手一摊:“看看,尾巴露出来了嘛,还容天容地哩。枉自送‘笑和尚’给你了。”

    朱举人突然恍悟:“二爸,原来今天你请我们如此吃素?”

    二爸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继宗,你若记住这两句,‘暮鼓晨钟可反躬循省,粗茶淡饭宜笃志修行’,也不枉今日此行了。”

    晚上,朱举人提笔给成都“涪香旅馆”伯伯写了信。

    十天后,“遂香旅馆”伯伯回信,告之——

    省城保路同志会会首蒲殿俊等与提督赵尔丰大人,谈僵多日,双方皆不退让。赵提督口头答应电奏朝廷,然,迟迟不奏川人请求,故意拖延。而同志会一方更趋激烈,分寸不让,非要朝廷废约保路,否则,决不罢休。而朝廷也未有退让之意。此前,把赵提督从打箭炉调来成都,并带来兵马,遂是一例。足见,川人与朝廷还有一斗,谁胜谁负,殊难预料。侄若关心此事,或守住朱家租股税股,可来省城小住,看个水落石出。

    这位伯伯也是秀才出身,没中举罢了,写起信来,不乏文采,耐读。

    朱举人感激伯伯诚意之余,更添对省城保路斗争之好奇,既然还有一场戏,何不看个究竟,况且正是为家为川人更为护国击洋效犬马力之际,切勿错过良机。对,到时候了。

    此时,快到闰六月底,离开学尚有半月多。

    朱举人辞别妻儿,告别大姑和同志会会员,奔赴成都。此时,他胸怀为民请命之气概,肩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神圣责任,即便不能安邦治国,亦可受百姓重托参与国事了。一时间,朱举人激情填膺,策马驰骋。

    第二十章保路高潮

    成都比涪州凉快。朱举人换上一袭裹圆绸衫,戴平顶硬边草帽,脚登又黑又亮的皮鞋,一把七股荣昌绸扇依然不离手。这一切都是妻子准备的,再三对他说,到了省城穿干净些,莫叫别个笑你“乡坝佬”。

    第一个见到的还是旅馆伯伯。伯伯开门见山:“你来得正好。听说北京内阁发来电报,当然是上谕了。别个给我说的,我记不完,有这么几句,”老板伯伯喝口水,润下喉咙,道,“‘查川省集会倡议之人,类皆少年喜事,并非公正绅董。’看看,龟儿子内阁把我们川人当成喜欢闹事的童子娃娃了!侄子,你是么?我四五十岁了,还是爱闹事的少年?我们不是公正绅董,哪个是?蒲会长是咨议局长,张表方是股东会长,也是好事之徒?龟儿子!硬是把我们川人当成‘川耗子’了。啥子内阁,一帮奸臣!狗日的!”老板伯伯骂完,苦笑一下。

    朱举人慢慢激动起来,胸部微微起伏,说道:“向川人下战书了!”

    “对嘛,对嘛!我看呀,事情要闹大才煞得了果。”

    “同志会有何筹划?”朱举人问。

    “听说,张表方看完电报,一拍桌子,吼道,‘那就只好拿出我们最后手段来了。’不晓得张会长说的啥子手段。依我猜,一定很凶。你来的正好。”老板伯伯说毕,抽口水烟。

    朱举人有了笑意。事已如此,不厉害朝廷何以让步?不厉害,何以保路废约?不厉害,何以把盛宣怀端方洋人走狗赶出内阁?

    朱举人走在街上,见不少人谈论保路活动,一旦谈起,莫不热烈,或骂盛宣怀端方卖国,或咒朝廷吞川人的血汗要垮台,或高喊川人自保,不然没出路。听来,他只觉浑身热血奔涌,真正体验到投入洪流之振奋。从此,一向不善激动的朱举人给风潮热晕,一时忘了其它。

    次日,朱举人以涪州同志会代表身份拜见省保路同志会的同志,一则了解上面动作,随时告之涪州,跟随行动;二则,参与活动,效力保路。他不再奢求治人,甘作受治于人之卒子。按照老板伯伯指引,找到岳府街川汉铁路公司而今兼做保路同志会的办公室。

    岳爷府第捐作铁路公司后,内部虽作改修,那道又厚又宽又高的砖砌影壁依然未动。

    此刻,大门内外,人声鼎沸。朱举人挤过人群,拐过影壁东头,走进东侧大院内。正踌躇间,见一门上挂块“文牍部”牌子,便往里走。一位深度眼镜青年伏案写着,疲倦不堪。

    朱举人双手一拱,说:“打扰先生,我是涪州同志会代表,想来请教,”

    那青年疲倦眼神马上亮了,立即站起,问:“请问贵姓?”

    “免贵姓朱名继宗。”

    那人眼睛更亮,疲倦顿无,热情道:“哦!听说了,朱会长,光绪二十三年举人。请坐请坐。你们涪州搞得好呀。”

    朱举人心一热:在涪州,他没给川省保路同志会联络过,更没说出身份。那么,是涪州有会员写了信,还是老板伯伯给他们讲了。他眼睛泛潮了。

    那人却道:“敝姓王字文渊,铁道学堂学生,临时在此协助,”

    朱举人笑得满脸灿烂,说:“我是找对人了。请问,川省同志会不知有何部署,以便我们涪州配合,切实保路废约。”

    “哦,那,详细的部署我不太清楚。那是蒲、罗会长和大股东张会长他们之事。朱会长,我只晓得,可能要采取‘最后手段’。”

    “王先生,此‘最后手段’何意?能否告之一二。”

    “朱会长鉴谅,鄙人实在不清楚。不过,你不妨稍等两日,恐怕将推出。”

    “要得,要得。”朱举人喜出望外,实在想看“最后手段”。

    接着,王先生讲了点小细节。比如赵尔丰很固执,一阵阴一阵阳;比如不顾川人反对,内阁仍然留用李稷勋为川汉铁路宜昌总管;比如,原来还打算“四罢”,罢耕罢业罢市罢课,审察会改为“两罢”,不发动农人罢耕和工人罢业等等。

    “你们这里要不要人帮忙?我可以出点力。“朱举人问。

    “你要为这里出力,当然再好不过。不过,你是会长,实在不敢劳你大驾。何况,你还有驾驭一县之大事呢。”

    朱举人从文牍部出来,院坝里的人又多了些。大家议论着,听不清说些什么。他本喜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