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朱门 > 接 上

接 上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罗玉兰方才松口气,尾随吴妈,有气无力往回走。到得睡屋,看见大姑送庚子的摇摇鼓放在床上,猛然醒悟:莫不是去大姑那里了?庚子记性跟他爸一样,走一次就记得。罗玉兰心稍宽了点,说:“吴妈,你们吃,不等我,庚子怕是去他姑婆那里了。”

    吴妈一听,笑逐颜开。罗玉兰急匆匆往马家走,头低着,不看人,赶到马家,见五人正围着八仙桌吃饭,劈头就问:“大姑,庚子来没有?”

    “哪个庚子?”大姑一时没反应过来,因为庚子不可能一人来。

    “我儿子呀。”罗玉兰几乎哭出声,差点瘫倒。

    大姑顿时脸色惨白,慌忙放碗。罗玉兰哭出声来:“天啦,这个死娃儿跑到哪里去了。”

    大姑忙给侄媳擦干眼泪,说:“走,我不吃饭了,先到你们那里看看,他一个人跑不了这么远。”罗玉兰昏沉沉跟大姑回走。大姑边揩汗边问:“他认得街坊近邻的细娃不?”

    罗玉兰心在娃儿,没听大姑问话。大姑又说:“莫不是想吃烧饼,去烧饼摊子了。”看侄媳嘴发紫脸惨白,停下脚步,她扶侄媳站住,再劝:“莫急莫急,人贩子还嫌庚子小了点。”

    如此一提,罗玉兰差点吓晕过去。

    然而,离家十几丈远,大姑突然一声惊叫:“天啦,那不是庚子吗?”

    “哪里?”

    “他爸爸抱着嘛!”

    天爷,庚子正向她摇手哩。罗玉兰长长吐一口气,腿一瘫软,一屁股坐下地。

    《涪州两等学堂》在东街后,与油坊街一街之隔。庚子趁妈在油店忙碌,眨眼间消失在油坊街拐弯处,向前再走一段,就到了爸爸教书的学堂门口。他没敢进去,站在校门口等。爸爸从讲堂出来,一眼看见他,天爷!赶忙冲去抱紧儿子,害怕家里着急,匆匆赶回。

    罗玉兰抱起庚子,哭着:“小祖宗,你哪么找到学堂的呀?”

    “我跟在爸爸后头。”庚子得意地说。

    罗玉兰一听,转脸责问丈夫:“儿子跟在你后头,你瞎了呀?”

    丈夫自知理亏,辩解道:“我走路从不东张西望,低着头只管走。哪晓得他跟在后头。”

    大姑“哈哈”大笑,指着继宗:“侄子,你读成书呆子了!”

    罗玉兰笑不起来,绷着脸,问:“庚子,你哪么一个人跑去学堂?小祖宗!”

    庚子看看爸爸,嘟着嘴说:“爸爸喊我读书嘛。”

    大姑大笑:“哎呀!我们朱家要出书仙了。庚子,你还拿枪‘叭叭叭’么?”

    “不!”全家大笑。

    从此,罗玉兰不离庚子半眼。要不,就喊吴妈牵住莫离手,晚上跟吴妈睡。

    吴妈笑着说:“罗大姐,你放心,庚子再精灵,也莫想逃脱我的掌心。”

    此次惊吓,朱家震动不小。朱举人不敢小视,立即给庚子取上大名:朱仲礼,知书达礼,克己复礼。不然,这“天棒”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第九章姑爷借钱

    晚上,北睡屋里,罗玉兰端起陶瓷桐油灯,随丈夫穿过后天井,进了油铺店堂。店堂内,右边摆四口陶瓷油缸,紧挨摆张黑漆条桌。桌上一个白瓷盘里,放着依大小排列的五个油屉。稍将鼻息靠近,顿时,浓烈闷人的菜油和清香沁腑的麻油扑鼻而来,令人透不过气。

    罗玉兰还未习惯,右手扇扇秀鼻小孔。丈夫在一张满是油迹的黑漆桌前坐下,拉开抽屉,开始作帐。一阵“噼里啪啦”算盘响过,一行行公正小楷写于帐页,再打开钱柜牛头锁,清点纹银数目,帐银核对,完全一致,锁进钱柜。于是,作帐完毕。正如丈夫戏言:“那一点帐,少屙泡尿。”进钱不多,油卖少了。罗玉兰觉得很正常,刚过完年,肚里油水还多,又是正二三月,青黄不接,该买少买,可不吃的,暂时封住嘴巴,卖油自然少啦。难怪,大姑把黄伙计看得很紧,再三说:“钱捏紧点,莫乱借人。喊黄老表莫赊,给钱舀油。”

    罗玉兰看完帐本,问:“马姑爷拿走了五块龙洋?”

    “黄伙计说他上午拿走的。”

    罗玉兰急了:“哎呀,大姑给我说了,打死也莫给他钱,他抽大烟呀。”

    丈夫不惊,问:“马姑爷当真抽大烟了?”

    罗玉兰不快:“你只晓得‘子曰’,也不去趟大姑家。烟榻摆进厢房了。”

    “哎,早年听公公说,他也是喜欢读书的,就是有点好读书不求甚解,喜欢夸夸其谈。果不其然,书没读好,烟酒茶学到了,而今竟抽大烟。不修身不养性,势之必然。”

    “你是幸灾乐祸,还是教训姑爷?”

    “岂敢,岂敢!我是晚辈,惟恐孝敬不及,哪敢教训他?不过,大姑虽然嘴巴厉害,势利眼重,可给马家出了好多力,费了好多心。要是马姑爷把家败了,实在可惜。”

    “你听没听到戒烟办法?若有,告诉大姑。”

    “有!拉去衙门班房,不戒也得戒。”

    说到衙门,罗玉兰立即把李安然捐银做了跟班执贴一事,告之丈夫。

    朱举人反倒一笑:“我早就晓得了。此公同窗书院四年,奸狡圆滑,嘴油脸厚,我称他‘赖痞’。娘子,你看看,如此小人,居然还做跟班执贴,何等官场?小人哉,买官鬻爵者也。不过,跟班执贴算个何物?小吏!侍人之狗!本人还没贱到这般田地!”

    “好了,不说他了。大姑要我们给三爸写个信,一则喊三爸回来看下婆婆,看下三妈和儿女,莫把家里忘了。二则问下重庆米价,若果比涪州贵,我们两家合伙运一船米下去,赚的钱二一添作五。你给三爸写个信嘛。”

    “她马家为何不写?”

    “她说,想帮我们赚点钱,油店赚那点钱,只够吃饭,凑足去京城的盘缠,难上加难。”

    “我才不靠赚那些钱凑盘缠。生意之事,不想染指。不写。”

    “就算不谈米生意,孝道总该尽嘛,未必你不认三爸了?”

    “不写!”

    “婆婆和三妈都望他回来,朱家老小也念他。不然,他把老家忘了,你总该写嘛。”

    “要写,你写!三爸不读诗书,不重仁义,倒喜‘孔方兄’,一旦暴富,寻花问柳,抛妻忘母,为富不仁。不读孔孟,势之必然。道不同,不相为谋。”

    罗玉兰故意问:“这么说,你日后做官在外,不抛妻弃子了?”

    “哪个说不?孟子曰,富贵能淫,贫贱能移,威武能屈。”

    妻子马上反应过来,捶丈夫一拳:“好哇,你学庚子,把‘不’吃了,乱改圣言,捶你!”

    夫妻笑成一团,喘不过气。末了,罗玉兰说:“你不想跟三爸往来,他二儿朱明理总该往来吧,他是县考秀才,也是你们读书人,精灵得很。他只要看下一担黄谷,就估得出好多斤,一称,差不了两斤。他只要把哪块土稍微一看,就说那块土几亩几分,你不信一量,差不了两三分,他很想出来做事。三妈为四个儿子很着急,所以爱发气。你就帮帮明理弟嘛。”

    朱举人望着妻子,一时无语。

    罗玉兰再道:“三妈对我们大房有气,不能怪她。我们给她儿子找点事做,她就不得吵了,对人就不气了,朱家也和睦了。”

    “你以德报怨嘛。有个药行老板是我书院同窗,我去求他收明理做学徒。为着苦了一辈子的三妈,为着朱家,我顾不得脸皮了!”

    “那就说好,三爸的信,我写。药行那里,你去。”

    “甚好,甚好。”朱举人忍住笑。

    罗玉兰端起桐油灯往睡屋走,说:“大姑说,赵妈想回乡下,想喊吴妈过去帮她。我看要得,这里家务我做。”

    “娘子,差矣!据我所知,并非赵妈想回乡下,乃大姑性急,嫌她做事过慢,想退掉她。再说,你能做家务?”

    “我不是千金小姐!”妻子说着,挑下油盏灯草,灯草头伸出油盏边,灯火立即燃旺,屋内明亮起来。举人却道:“娘子,你的事仅四字,‘相夫教子’,还有……”

    “相夫教子当然要做。可是,你后年赴京应试,要费好多银钱,朱家不是金山银山。爸爸又劳累又俭省,起早睡晚做活路,谷米又贱,存不了几个钱。他还不想用全家的钱哩。”

    “我晓得。这次喊你来城,一则,我想把女儿和大儿接来,都去初等学堂就读,比之私塾,县城学堂好得多,我还可面授,你也可管教三个娃儿;二则,你还可做油店帐务。”

    “你不是做得好好的吗?”

    “我实在不想染指铜钱。书香铜臭,不可合流。”

    “我记的帐,要得?”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乃才女,我不晓得?有你的事情做,莫怕闲病了。”

    “你只管教书?”

    “然也。娘子,吾教书之余,专读‘子曰’,以为后年应试。至于上京盘缠,娘子,我们俭省点,少用点,还是凑得足的。”

    罗玉兰捅丈夫一下,随他跨进睡屋,说:“你要温习备考,庚子要长身子,太俭不得。大姑答应借钱给我们嘛。”

    “她的钱,我不借。”

    “为啥子?你的大姑呀。”

    “大姑这个人,作为长辈,我该尽孝,作为死钻孔方兄者,我实在不敢苟同。谷贱时日,她压价买进;正二三月,青黄不接,她抬价卖出,你说,她狠不狠心?生意人的钱,铜臭也。”

    罗玉兰推他一掌,继之吹灭桐油灯:“就你是君子!可惜,梁上君子。”

    “好哇!你竟然骂我是贼娃子!”

    罗玉兰笑毕,止住喘气:“继宗,大姑是你老辈子,你不能跟她闹气呀。你读六年书院,全靠大姑,她诚心帮我们。”

    “娘子,我是闹气的人吗?阿弥陀佛!他们是长辈,我会孝敬他们到老。只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妻子再推他一掌:“少跟我之乎也者矣焉哉。”

    丈夫顺势倒在床上。罗玉兰挨他身边躺下,右手抱住他腰,半天睡不着,抬脸看他几次,末了,终于忍不住,一把摇醒丈夫,……

    这天下午,朱举人无课,稍早回家,径直去油店铺。妻子正帮伙计收钱打油。买油的人不多,妻子总要笑脸相迎,送到店堂门外,说声:“慢走慢走,二天再来。”

    见妻子不无谄笑,朱举人很不是味。自己无用啊,设若仕途顺利,妻子能做此活?

    这时,突然有人拍下朱举人肩膀:“继宗,今天这么早回家了?”

    朱举人一扭头:“哦,马姑爷。下午没课。”

    “听说两岁的庚子跑去学堂读书了?”

    罗玉兰笑答:“马姑爷莫笑,朱门要成书仙庙了。”

    和朱举人差不多身高的马姑爷,年龄却大三十多,并不显老,倒是精瘦,到处露骨冒筋,脸色苍白暗灰,一副瞌睡未足萎靡不振之状,归功大烟了。

    朱举人与马家往来快二十年。当年,他那张爱喊人之嘴,孝长悌兄之礼,加之聪明过人,马家上下喜欢。只是马姑爷重商轻学,好玩懒做,和他话语不多。不过,叔侄相处尚可。

    朱举人笑道:“姑爷光临,篷荜生辉呀。姑爷有何贵干?”

    马姑爷很少光顾油店,多由大姑兼管。黄老表卖油朱举人管帐,大姑统收统支银钱,朱举人不沾分文,两家二一添作五,进项不少。

    “侄子,你莫跟姑爷之乎也者,我不懂那些。我来么,还有啥子事?用你们读书人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姑爷的荷包又瘪了。”

    “哦!借钱。”朱举人早已料到,暗暗叫苦,“那五个龙洋用完了?”

    “是啊,侄儿。城头比不得你们乡下,用起钱来如流水,快得很。”

    朱举人不想跟姑爷磨嘴,直言道:“姑爷,恕侄儿不孝,你该到米行找大姑要。”

    马姑爷收住笑容,故意板脸:“侄子,你不是不晓得,你大姑的钱加了锁。”

    “继宗!”罗玉兰喊一声,提醒丈夫。

    丈夫根本不理她,说:“姑爷,你都晓得,这边的钱一文不留,全部交给大姑。她给我们说了,这里银钱,要留着买新菜籽。你也看见了,油菜已经结籽,等个多月就要上市,我们不多买点,明年就莫油卖。”后几句他红着脸说出,因非大姑所讲。

    马姑爷一时无语。罗玉兰忙插嘴:“姑爷,这么办要不要得?我跟大姑商量一下,她说借好多就借好多。我们好说。”

    朱举人不悦,马上制止妻子:“大姑不是说了,不能借嘛。你去商量,不是为难大姑?”

    马姑爷忙说:“对头,对头,不跟她商量,你们给我就是。”

    朱举人开句玩笑:“姑爷,恕晚辈不孝,我是大臣,只能照老佛爷圣旨行事。”

    事已到此,成了僵局。

    罗玉兰赶忙端根板凳让姑爷坐,缓和局面。马姑爷却麻下脸来:“我坐啥子?板凳是你的,我莫得一半?”罗玉兰马上明白姑爷说的反话:油店有他马家一半,你不能单方作主。

    她依然满脸笑容:“姑爷,莫怄气。你侄子是为我们两家着想。多留点钱买菜籽。赚了钱,两家多分。”

    马姑爷晓得侄子性格,难得半点回旋,本想罢了,可一转念,他不能丢面子,略一思索,对黄伙计说:“表侄,今天的油钱不是在你手里么?借给我,过两天还。”

    作为姑爷表侄,黄伙计理应顺他,然而,他知道马太太厉害,不敢随便给表叔,一时难住。谁知朱举人更认真,对黄伙计重复一遍:“黄老表,大姑说了,今年油菜籽颗粒饱满,多买菜籽,钱要留好。”

    自然扫了姑爷脸面。他麻下脸来,一字一顿:“真要买菜籽,莫得说的。要是留着去京城做盘缠,我就不依!”(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