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帝后 > 第七章 意外

第七章 意外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长街便是未央宫的永巷长街了。高耸的宫墙自两侧峰立,抬头唯见一线天际。宫墙两侧高处皆有排水兽头,雨水雪水顺流而下,因此墙上早已生了斑驳的苔痕,使原本一片青灰色的墙砖变得更加晦暗。长街来往人等甚杂,有家人子,也有低等的杂役,有女官,也有阉宦。偶尔有几辆装着大木桶的牛车经过,也是一股刺鼻难闻的味道。

    采薇看了一个时辰便回去了,我让规月和镂冰先回椒房殿,也嘱咐她们不要将此事告知姑母。姜昭仪对我如此,想来素日里与姑母不和。如今姑母初登后位,若向着我,后宫难免一场风波。如此倒不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便只告诉规月和镂冰,等时辰差不多了,我自己走回去便好,姜昭仪八成也无心再来理会我。

    膝下酸痛,我却还是惦记出征的事情。眼看日落西斜,心里似被无数利爪挠着。按照旧例,出征前,大军先应祭旗、标榜蓍草、龟甲占卜。太子出征,魏帝理应在玄武门前设酒以励三军。如此算下来,元澈必先提前许久便离开宫宴,所剩下的时间更是不多。

    我用余光扫了一眼四周,发现暗处仍有几个衣着朴素的宫人偷偷往我这边看。采薇衣着不凡,大抵是姜昭仪身边的得力宫人,自然不会与我在这里耗上三个时辰。那些宫人想必是姜昭仪身边的人,只等我未跪足了时辰,拿住错处,再与为难。然而我如何顾忌这些,兄长的性命自然比这些惩罚重要千倍百倍。于是,我兀自站起来,向一名戍卫士兵问了时辰和册封大典宴会的情况。

    那士兵倒是回答得利索,如今已是酉时初刻,大典未完,魏帝还在前殿与群臣宴饮。

    我心生疑问,若太子傍晚出征,魏帝此时也该准备着去玄武门了。就算魏帝不亲自去玄武门励饬,大战迫在眉睫,亦不应在前殿逗留。况且这次兵临长安城下,魏帝连戒严诏都没下。

    忽然,我意识到了什么。魏帝没有下戒严诏书,一半是因为胜券在握,已调大军合而击之,这是先前我在宣室殿外与太子元澈交谈时已经猜到的。细柳营的军队为戍卫长安的精锐部队,数量虽少,但因至关重要,所以从不请以调动。既然大军已到,原本不必再动用细柳营精兵,但魏军却傍晚调兵,恐怕另有一番用处。

    兄长的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安定,想必是攻城精兵。父亲曾说,攻城之兵贵在轻巧,却是最怕骑兵在驻守时侵袭。凉国盛产良马,大魏精锐骑兵近乎全在凉王手上,如此,能够调动的只有霸上、蓟门和细柳三营的精骑。昔年汉文帝与匈奴频生战端,烽火燎燃,于长安既望,故文帝设此三营以备不测。如今大魏沿用此三营,果然谋虑深远。我虽为吴国人,也不得不对魏帝的军略拜服。

    不过虽然知晓调兵动机,却也更令我忧心忡忡。骑兵夜袭,来势迅猛也必然刀剑无情。混战之中,兄长性命只怕危在旦夕。

    我谢过士兵,又问了往前殿去的路。因身后有姜昭仪的宫人跟着,我只故意先在御园中瞎绕,只等甩了她,再往前殿去。才过了碧湍亭,便是小终南的假山群。小终南以硕大的假山石为峰嶂,植小苍松、青苔于上,以成袖珍奇景。我只需在里面绕上几圈,必然能甩掉那个宫人。

    然而我在里面到处转着,虽不知甩没甩掉她,迎头却撞上了一名侍卫。我脸上一热,行了个半礼便转身而趋。忽然感到后脑勺一疼,似被什么东西打中,随后便无知无觉晕了过去。

    醒来的时候,自己已然躺在榻上,安息香的味道萦萦于金丝枕边。银红的蝉翼纱帐垂顺如一瀑云烟,隔着纱帐,我隐约看见一妇人侧立于床边。我口渴地很,手刚一碰到纱帐,那妇人便立刻走过来,轻轻将纱帐挽起。

    原来是公孙氏守在我的旁边,她递了我一盏茶。我一边喝着一边打量这外面,此时早已是深夜。

    “姑娘总算醒了,陛下与皇后可是焦心呢。”

    听公孙氏如此说,想来自己睡了很久,出征之事大概已是无法。揉了揉隐隐作痛的脖颈,我尝试下地活动活动,却恍然听到椒房殿内似有姜昭仪的声音。

    公孙氏只了然一笑道:“姜昭仪深夜来此,声势浩大,表面是看望,只怕是要等姑娘醒来兴师问罪呢。”

    我只作一笑,任由规月和镂冰伺候我换了衣裳,方才道:“有理不在声高,既然来了,咱们便会会罢。”

    椒房殿内,魏帝与皇后并坐,姜昭仪坐在下首处,手中泥金芍药纨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摇着,两靥含笑,双目含威不露。我一眼便看见她身后那个跟踪我的宫人,心里也有七八分了然,于是端端正正地向魏帝和姑母行了大理。

    魏帝慈然笑道:“醒了便好,你姑母可没少着急。”说罢,魏帝温柔地望向姑母。

    姑母有意避开魏帝的目光,一如往日端肃的口气,道:“幸而姜昭仪的人从御园经过发现了你,还不快去谢过昭仪。”

    我盈盈跪拜与姜昭仪前:“多谢昭仪相救之恩。”

    姜昭仪轻声一嗤,头上的赤金攒八宝流苏簪明明而动:“举手之劳,不必言谢。”说罢,她回眸浅笑,望向魏帝,“陛下,臣妾素来直率,有什么说什么。陆昭身为晚辈,今日宴饮时身着妃色、衣服过饰,视为对长辈不孝;兄长反叛,陆昭不闭门思过,反而妄言包庇,是为不廉。认罪领罚,原应跪于长街三个时辰,陆昭却趁无人中途私逃,是为不信。如此不孝、不廉、不信之徒,却恬居未央宫,恰逢战乱之时,臣妾恐有盗祸,还望陛下准陆姑娘回府好自反省。”

    姜昭仪说的一鼓作气,魏帝一时也说不出什么,姑母更是沉默在一旁,毕竟有凉王和兄长的事情在,她也帮不了许多。我原本不想让姜昭仪难堪,然而一想到今日兄长若出差池,一切皆由眼前这个女子而起,心中不免忿然。况且我若此时出宫,兄长一旦获罪,宫中便只有姑母一人。姑母尚且因凉王自顾不暇,怎会有余力帮兄长周旋?

    我见姜昭仪颇有得意神色,心下暗道:既然你要这般逼人太甚,也休怪我陆昭出言太狠。(未完待续)